27
2017
09

民工浅谈软件开发的“质”与“量”

某日与友人聊天,从他的创业中说到,农业、工业,想要质高,往往量少,往往起步就更加显得艰辛与困难。

PS:所谓的量少,并不是指的总量少,而是指的单位产出量少


突然我就低下了头,想了想我自己的处境。做IT的谁又不是经常把质量挂在嘴边呢?


虽然我既不是QA也不是QC,更不是曾经的PM,但是自从天天被别人使唤来使唤去开始,

我就深深的了解到,质高往往是需要牺牲单产量大的。如何找到平衡点才是你们做QA\QC\PM需要考虑的!

跑题了,回归下!


让我们抛弃所谓的开发模式,去他妈的SCRUM(虽然我也读过SM课程),我们要追求的是什么?

是满足干系人!是满足干系人!是满足干系人!


所有一切不从干系人利益出发的需求,都是耍流氓。

但是! 我们要开始一个纯属虚构的故事了,如有雷同纯属抄袭

干系人说需要你开发某些功能,正常估时大约是40人天,然后要你在不加资源的前提下缩减到10人天。

what a fucking day!


你看着手下说,兄弟们这两天辛苦下,我们加加班,因为我们的上帝需要我们2天造出全世界,但是我们没有支援,只能靠我们自己

10人天做完了。我了个去,单产好高,提高了4倍!

恩,干系人看着这个试用早产儿会心一笑!


然后QC牛逼哄哄的来了,劈头盖脸的开了一堆BUG。


你看着手下继续说,兄弟们这两天辛苦下,我们要在干系人没发现之前,干掉这些BUG,但是我们没有支援,只能靠我们自己

又花了10天,在上帝还没完整使用前,偷偷把版本给替换了。单产不小心降至正常的2倍。


接着公司的验收部门骑着大黑马就来了,劈头盖脸的开了一堆反馈问题。


你看着手下无奈的说,兄弟们这两天辛苦下,我们要是内部验证版本都不过,就不能按时发布正式版了,但是我们没有支援,只能靠我们自己

10天后,总算把反馈BUG一扫而空,喜极而泣之余,正式版总算是发出来了。不过单产又降低了点,变成了正常的1.3倍左右。


上帝用了一个月后,脚踏七彩祥云来了,手拿九尺丁耙,一棍子把你给抡的找不着北。原来一堆数据问题被上帝发现了。


你看着手下无奈的说,兄弟这两天辛苦下,我们不把上帝伺候好,估计是没有休假了,但是我们没有支援,只能靠我们自己

在相继发了十几二十个补丁后,版本数据问题总算解决了,版本也稳定了,总算可以功成身退了。

做总结的时候突然发现,单产已经降到了原来0.5倍甚至更低!


呵呵~~~


我相信如果一开始用40个工日做计划,给上帝解释下40个工日的原因,至少能保证正常的单产数量。

而现在呢?质差量低!一塌糊涂!

外部满意度低,内部幸福度低!


质与量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个体,往往达到其平衡才是最高境界,而要是想追求高质量,有时候是必须要有所牺牲的。

一味的追求某一些极致,必定会鸡飞蛋打



« 上一篇 下一篇 »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扫一扫,加我为微信好友